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年底前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零差率销售

8月9日讯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理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体系,完善高值医用耗材全流程监督管理,在今年底前实现全部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零差率”销售。

 

理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体系

 

高值医用耗材是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临床使用量大、价格相对较高、群众费用负担重的医用耗材。部分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使用过度等问题,成为增加群众医疗负担、浪费医保基金的重要因素。

 

针对这一现象,方案明确,加强高值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明确治理范围,将单价和资源消耗占比相对较高的高值医用耗材作为重点治理对象。逐步统一全国医保高值医用耗材分类与编码,探索实施高值医用耗材注册、采购、使用等环节规范编码的衔接应用。建立高值医用耗材价格监测和集中采购管理平台,加强统计分析,做好与医保支付审核平台的互联互通。建立部门间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强化购销价格信息监测。

 

“高值耗材范围非常广,品类不像药品,现在也没有非常系统的分类。”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表示,按照文件要求,国家卫健委正在研究选出一些临床应用量比较多,同时价格又非常高、占用资源比较多的品类作为这次专项整治的重点。

 

方案明确,今年底前实现全部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零差率”销售,高值医用耗材销售价格按采购价格执行。公立医疗机构因取消医用耗材加成而减少的合理收入,主要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财政适当补助、做好同医保支付衔接等方式妥善解决。公立医疗机构要通过分类集中采购、加强成本核算、规范合理使用等方式降低成本,实现良性平稳运行。

 

在医保方面,方案要求实行医保准入和目录动态调整。建立高值医用耗材基本医保准入制度,实行高值医用耗材目录管理,健全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增补必要的新技术产品,退出不再适合临床使用的产品。逐步实施高值医用耗材医保准入价格谈判,实现“以量换价”。已通过医保准入谈判的,按谈判价格确定医保支付标准。对类别相同、功能相近的高值医用耗材,探索制定统一的医保支付标准。医保基金和患者按医保支付标准分别支付高值医用耗材费用,引导医疗机构主动降低采购价格。

 

探索集中带量采购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表示,和药品相比,高值医用耗材具有其特殊性,部分高值医用耗材在使用时还需提供手术跟台等增值服务,目前还缺乏质量和疗效的评价体系。“所以在借鉴前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结合高值医用耗材自身的一些特点来研究制定相应的集中带量采购方案。”李滔说。

 

方案明确,完善分类集中采购办法,按照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促进市场竞争等原则探索高值医用耗材分类集中采购。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采购高值医用耗材须在采购平台上公开交易、阳光采购。对于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多家企业生产的高值医用耗材,按类别探索集中采购,鼓励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带量谈判采购,积极探索跨省联盟采购。对已通过医保准入并明确医保支付标准、价格相对稳定的高值医用耗材,实行直接挂网采购。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高值医用耗材的高毛利时代或将成为过去。记者了解到,作为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试点省份,安徽省已完成高值医用耗材的带量谈判议价工作,骨科脊柱类材料国产品类平均降价55.9%,进口品类平均降价40.5%,总体平均降价53.4%,单个组件最大降幅为95%;人工晶体国产品类平均降价18.1%,进口品类平均降价20.9%,总体平均降价20.5%。按今年上半年安徽省骨科脊柱类和人工晶体类产品网上采购额测算,预计谈判议价后,两类产品年节约资金分别为3.7亿元和0.29亿元。

 

除安徽省外,由55家三级公立医院组成的江苏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联盟也于近日进行了价格谈判。此次阳光采购联盟集中采购的品种为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支架和双腔起搏器,以上年度(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总采购量的70%估算本次组团联盟采购总量。支架中选品种价格平均降幅达51.01%,最大降幅为66.07%;起搏器中选企业涉及品种平均降幅为15.86%,最大降幅为38.13%。

 

据了解,国家医保局正在探索研究对高值医用耗材开展集中分类采购,如建立医药集中采购平台,要求所有的公立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采购必须在平台上公开交易。同时,国家医保局还在探索适合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