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心脏支架困局:以前没钱做手术,现在有钱没支架

深圳医疗器械展览会-新闻

关注更多医疗器械展会咨询http://www.szmedexpo.com

当80%的公立医院市场,由八家企业占有,居然生出了惆怅。

心脏支架困局:以前没钱做手术,现在有钱没支架

图/unsplash

“支架的型号不全,没法给病人做手术,只能等过段时间有支架了再放。”这是一位江西三甲医院心内科医生在2021年碰到的最为棘手的场景。
这也是各地医院陆续出现的共性问题。自2021年初,心脏支架国家集采落地以后,“我们经常碰到心脏支架型号不全的情况”。安徽某三甲医院一位主任医生说。
共有10个品种的心脏支架、八家企业中标国家集采,也就是获得了全国公立医院80%的心脏支架市场份额。中标价从均价约1.3万元降至700元左右。
然而,国家集采之后,上述安徽三甲医院几个月来一直面对的局面却是,一种心脏支架的型号用完了,反复给配送企业打电话,最后得到的结果还是,“没货,补不了,再等等”。
北京的医院也出现心脏支架缺货。北京某三甲医院医保相关负责人提到,集采之前,心脏支架的各种规格都非常全,想用哪个品牌,一系列型号的产品都有。现在的情况是,临床医生反映,经常出现支架型号不全的情况,进口品牌支架尤为突出。
无论南方、北方,突然供货不足,是国家集采出了问题,还是这八家企业觉得这个市场不香?

01

不能让病人等,医生只得自己想办法

“只要医院里有什么型号的支架,就用什么型号,现在都是这么操作。”一位广东省三甲医院心内科主任医生发现,心脏支架基本供不了货,为了保证手术正常进行,医院只好采购此前没用过的支架,“相当于只要在国家集采名单里的支架,我们都进货”。
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一个产品,医生需要有一定的适应期,才能熟悉操作。“否则做手术时,像生手,可能会增加手术的时间和风险。”上述广东心内科主任医生说。
同样,一位江西的同行碰到的情况也是,几例心脏介入手术里,总会碰上心脏支架型号不全。如果现有的不同型号支架实在无法派上用场,只能让病人先回家,等支架到货了,再来医院。
也不能总让病人等着,医生们只得想办法。遇到可行的情况,医生会将两个不同型号的支架搭在一起,变成所需要的更长的支架,植入病人体内。

图/pexels

医院一般都会提前配备不同型号的心脏支架。此前医院少了哪种型号的支架,只要打个电话,立马就有人送过来。上述广东心内科医生所在的三甲医院,心内科至少备了100多条支架,以满足不同情况需求。
有时候,同一医院当天的病人需要的可能都是同一个型号的支架,因此每个型号多准备一些,才有能力应对类似的突发情况。
“现在供货厂家有时干脆都不搭理我们。”上述安徽主任医生说,最捉襟见肘的时候,几个厂家的同一型号的心脏支架都用完了,“一个品牌的心脏支架用没了,另一个品牌还能顶上,如果两个厂家的货都没了,只能到处催,等下一次补货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有时甚至要相隔半个月到一个月之久”。
多位医生都向《财经·大健康》表达了与家属、患者沟通时的压力,“我们实话说,支架没货了”,但有时患者、家属会质疑,是不是现在支架太便宜了,医生不愿意用。
上述江西医生和各地同行交流时,发现这是共性问题。一位北京的三甲医院心内科医生直言,“缺货的情况持续很久,我们也和医院反映过,医保局也到医院了解过情况。”
作为集采的主导方,医保部门正在寻求解决方案。
一位天津医保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在一次内部讨论中提到,每个月会对生产企业供货量、一二级配送企业配送量、医院实际使用量等做动态统计分析,最后可能会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02
价格降下来,企业没有动力了?

上万元的心脏支架一锤下来降到700多元,医生们的直观是,来做手术的人确实变多了。
上述江西医生的体会是,如果说去年一个月做50台手术,今年可能就要做70台。
河南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在上述内部讨论会上提到,心脏支架采购量增大。在河南一些大型医院前三个月的支架用量,已经超过去年一年的用量。
印度实行冠脉支架价格的限价后,其冠脉支架的总使用量曾提高12%,其中急诊中的使用量增加了61%。
“有的厂家直接通知我们,下半年就不供货了。”上述江西医生说。
厂家底气足,是因为有些品牌的支架早完成了全年自己的集采量。这次国家集采一共采购107万根合金心脏支架,这个量是根据去年中国心脏支架使用量150万个计算出来的,大概是去年使用总量的70%。
集采的规则是,如果医院报送需求的产品在中标范围,那么该产品意向采购量会全部计入中标产品的协议采购量。
如果医院需求的产品没在中标的10个品种内,那么医院的意向采购量中,至少10%的量要配给第一名中标产品,约90%由医院自选其他中标产品。
也就是医院需求量的80%,必须要在中标品牌中选,剩余20%医院可自由选择品牌。

上述江西医生所在医院,首选集采的品牌中医生之前用过的,更为熟悉的心脏支架,一般有三四种。一旦其中一家供应不上货,另外两家就得增加供货量,结果中选企业都很早完成了当年集采约定的供货量。
于是,一边是医院要增加支架采购量,另一边的厂家,有些却已早早完成集采约定的供应量。最终,心脏支架缺货了。
在上述广东心内科主任医生看来,有的心脏支架品牌完成当年的配额量后,“厂家就更没动力去做这件事儿了”。
一位北京三甲医院医保相关负责人了解到的情况是,生产企业在完成约定的集采量以后,由于价格低利润薄,没有特别大的动力再补货,这样医院就可能出现断货或者型号不全。
另外,集采10个中标品种中,有一些新品牌,“有一些品牌我们之前没用过,需要适应。没用过也就意味着没有历史用量,相对应的就没有给我们配额”。上述江西医生分析。
还有,之前不锈钢支架也用量颇大。2019年占心脏支架使用总量的34%,2020年1月—8月,使用量仍占到30%。不锈钢支架的优势是价格低。
当集采将合金支架价格压下来后,上述天津医保采购中心负责人提到,很多以前选择不锈钢支架的病人转而选用合金支架,这也会使集采中标的合金支架使用量增加。

图/Pexels

有一些常用的心脏支架品牌实际上有能力供货,可遗憾的是没有被纳入集采。虽然还有20%的需求量,医院可以选用中标之外的品牌,然而,医院一般不会“冒险”采购。
“我们医院没有采购集采外的支架。”上述江西医生直言,集采外的心脏支架价格高,患者会质疑,医生是不是为了挣钱,故意不给用便宜的支架。
获选的八家企业供货压力由此也变大。《财经·大健康》询问两家供货厂家,但对方拒绝接受采访。

03
被快递耽误的手术

《财经·大健康》在调查中发现,医院心脏支架频现短缺,配送问题也是一个高频词。
向医院配送产品,有的厂家是统一配送,有的由中间经销商配送。国家集采后,产品的利润薄了,经销商被挤走,交由配送平台统一配送。
直白地说,快递送货出了问题。国信证券一份研究报告曾提到,集采以后,渠道环节受到冲击最大,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上述广东三甲医院医生听说的配送价格是,一个支架配送费20元,“可能价格太低了,大家都没动力去做”。
国信证券分析,最终中标价预计低于多数产品此前出厂价,渠道部分经销商利润空间在较大程度上被挤压,主要转变为剩余物流配送角色。
一位心脏支架代理经销商今年退出了,因为“利润太薄,做不下去”。

图/pixabay

天津医保采购中心曾调查过心脏支架短缺现象,发现2021年,集采一共签了107万根支架,到5月,各省采购量已经超过40万根。医保部门从生产企业手里拿到的一些数据显示,已经向市场中下发的心脏支架的量有八九十万根。
从这几个数字来看,生产厂家已经把货发出去了,也就是说,彼时在市场上流通着的支架已有40万根。
上述天津医保采购中心负责人提到,现在配送模式出现了一些变化。原来会有更多配送企业,把心脏支架产品送到医院手上。医院日常使用多少,需要哪些型号的产品,这些配送企业都会提前为各个医院整理好并按型号配送。
“以前支架的中间利润还是可以的,这个价格包含了配送服务的功效,货如果最终没有到医院手里,这个价格是有变化的。”上述天津医保采购中心负责人说。
然而,集采以后,整体的价格降下来,利润缩水,这些企业的配送服务,就不像以前那么用心。这时候,一般都是医院自己牵头统计需要的型号和数量,再与配送企业联系送货。
从心脏支架采购的相关文件,到几次领导座谈会均已提出,要由生产企业选定的配送企业保证耗材供应。
上述天津医保采购中心负责人了解到,现在的一些情况是,厂家把货发到一批配送商手上,一级配送商没有及时转给二级配送,还有可能是转给了与医院合作的平台配送商。后者没有及时把货发出去。
不过,医生还是有疑问。上述广东心内科医生了解到的一个情况是,很多做心脏支架代理的人都拿不到货。他从一位当地代理商了解到,和厂家预定了500或者1000个支架,最后只能给100个。
到底是厂家供货积极性低,还是哪个配送环节出了问题?
上述天津医保采购中心负责人说,会每个月跟踪数据统计,最终发现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不管是货压在哪一级配送商手里,还是生产企业没有生产供应足够的量,都会督促他们,保证供应。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